楊先生:13932229127
張經理:13910030209
傳真:0312-3893616
地址:河北省涿州市東仙坡鎮下胡良村前街1號
郵箱:w4864@126.com
網址:www.udbfp.com

流域水環境管理正在告別以往權責不清的狀態,尤其是多地探究流域生態補償方案,收獲頗豐。本文以新安江流域、九洲江流域、汀江—韓江流域、東江流域、灤河流域以及渭河流域為例,進行詳解。 近年來,跨行政區域的流域污染糾紛時有發生。其本源在于流域上下游之間環保責任的不對等,容易呈現上游排污,下游“買單”的現象,如何破解跨行政區域的流域環境問題,成為了多年來一直在探究的難題。 2005年開端,浙江逐步推進生態補償試點,隨后,江蘇、安徽等多省份也在逐步探究生態補償制度。2011年,財政部、環保部在新安江流域發動了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,試點期3年。試點之后,新安江的水質比年達標,取得明顯的成效。 據媒體報導,新安江流域管理涉及安徽和浙江兩省,安徽黃山市是新安江流域上游的水源涵養區,浙江省杭州市是流域下游的受益區。依照流域補償方案約定,只要安徽出境水質達標,浙江每年補償安徽1億元。 依照成熟一批,推進一批的原則,自2011年以來,包括新安江流域在內,我國已展開九洲江、汀江—韓江、東江、灤河、渭河流域等六大河流的生態補償機制。細細研討這六大河流補償方案,實則不盡相同,略有差別,下文一一道來: 九洲江流域:投入累積超15億元兩廣聯手管理顯成效 九洲江跨越粵、桂兩省區,是廣西的玉林市(陸川、博白兩縣)和廣東的湛江市主要飲用水水源,九洲江流域的水環境安全,關系到九洲江流域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和粵、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大局;、桂兩省區聯手管理九洲江是兩省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達成的共識。 2016年3月21日,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與廣東省政府簽署了《九洲江流域水環境補償的協議》。根據《補償協議》約定,協議有用期為2015-2017年,管理期間廣西、廣東兩省各出資3億元,一起設立九洲江流域生態補償資金。此外,中央根據年度查核成果,完成協議約定的污染管理方針任務,將獲得9億元的專項資金支撐。至此,九洲江流域協作管理資金投入累計超過15億元。 在中央的支撐及粵桂兩省區的盡力下,九洲江流域工業點源和縣城日子污染源得到較好操控,初步探究出規;笄蒺B殖污染減負模式,飲用水源維護區的非法抽砂、違法養殖、圍庫造塘等問題得到不同程度的管理,必定程度上遏止了流域水質惡化的趨勢。 汀江—韓江流域:雙向補償,已獲中央財政5.99億元補助 發源于閩西的汀江全長300多公里,是福建省第四大河流,也是福建流入廣東的最大河流。而韓江是粵東區域第一大河流,擔負汕頭、梅州、潮州和揭陽市1000多萬人生產、日子供水的重任,因此上游汀江水質直接關系到下游1000多萬人的用水安全。 為更好維護水環境,2016年3月,福建省與廣東簽署汀江-韓江流域水環境補償協議。依照規定,廣東、福建一起出資設立2016——2017年汀江—韓江流域水環境補償資金,資金額度為4億元,兩省每年各出資1億元。一起,中央財政將根據查核方針完成情況確定獎勵資金,并撥交給流域上游省份,專項用于汀江—韓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。 與以往相關協議不同,汀江-韓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協議采用雙目標查核,既查核污染物濃度,又查核水質達標率。一起,實行“雙向補償”原則,即以兩邊確定的水質監測數據作為查核根據,當上游來水水質穩定達標或改善時,由下游撥付資金補償上游;反之,若上游水質惡化,則由上游賠償下游,上下游兩省一起推進跨省界水體綜合整治。 據東方網今年9月份報導,自流域補償協議施行至今,福建省已投入汀江-韓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資金15.99億元,累計獲得中央5.99億元資金補助。 東江流域:兩省每年各出資1億元,中央財政補貼撥付上游 |